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看清劳动教育的样子
2020-05-26 21:59:00
中国教师报

  新中国成立后,党的教育方针历来重视劳动教育,但劳动教育又一直存在被淡化、弱化的危险,问题恐怕是出在了“学习是学习、劳动是劳动”的割裂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上。《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出台,强调劳动教育的地位和勾画劳动教育的蓝图,我认为就是将劳动的本质、教育的功能、新时代的特征有机融合,建立一个立体的、伴随学生成长全过程的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劳动教育。

  劳动应有的样子

  《意见》指出,劳动教育要符合学生年龄特点,以体力劳动为主,注意手脑并用、安全适度,强化实践体验,让学生亲历劳动过程,提升育人实效性,并且不同年级有不同的侧重点。如此,我们有了更为清晰的劳动的样子。

  力所能及地干点活,适度劳其筋骨。劳动就是要干活,要出力流汗。反思在教育情境下的劳动,常常带有设计痕迹和“应试”色彩,比如为了写一篇作文而参加劳动,只有在特定的节日或主题活动日才劳动,劳动必红旗招展拍照留念等。所以,在对劳动进行课程化设计之前,我们要先看孩子们力所能及地干点什么:自我服务就是承担自己的责任,打扫卫生就是为了环境整洁,实践体验就是为了增长见识。

  边干边学边思,心灵手巧体强。当然,让学生劳动并不是要他们成为“小劳力”,学生的劳动不是生活所迫,而是长足所需。相比成人的工作,孩子的年龄特点、思维方式以及劳动的内容、氛围等教育元素决定了他们的劳动过程自然充满探究。比如像煮鸡蛋这样的事,如果让学生做会生成许多探究课题:鸡蛋熟到什么程度最有营养?需要多长时间?火候怎么控制?鸡蛋是凉水下锅还是热水下锅……这就是朴素的手脑并用。

  从生活小事开始,有劳动才有生活。孩子要从小体会劳动的成就感,爱劳动的情感要从一点一滴的成就感中积淀而来。自己做、帮家人做、完成任务、团队合作、做自己拿手的、一起想出新窍门……我们的生活、环境才会越变越好。

  家长要舍得,孩子才有长进。现在,许多家长陷入一个怪圈:一方面抱怨孩子不爱劳动、不会干活,一方面又什么都舍不得让孩子干,包办一切。所以,家长要从自身做起,将劳动的权利和机会还给孩子。其实,儿童“爱动”和“爱劳动”是一脉相承的,但他们在长大的过程中没有时间和空间去干活,才慢慢地“待懒了”。然而,人的前途往往最后定格在各种形态的劳动中,而不是定格在分数中,劳动是学习不可或缺的内容。

  劳动教育应有的样子

  劳动教育历来是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教育方针一以贯之的基本内容,但在实践中出了问题,需要 “全面加强”。《意见》说劳动教育被“淡化、弱化”切中要害,与此同时我们还要警惕劳动教育被异化的现象,这种异化实质上是“应试”思维在劳动教育领域的变种,将劳动教育简化、窄化,少出工、不出力,搞形式主义。将劳动的本质特征与课程意识有机融合,才能扎实、有效地开展劳动教育。

  课程化实施是加强劳动教育的基本路径。从教育方针、课程计划、教材建设等层面看,劳动教育的顶层设计是完备的,加强劳动教育的重点是防止学校端的劳动课程衰减。在学校实践中,我们要对发展性课程进行设计,让劳动课程展现关涉学校、家庭、社会的宽度和伴随学生一年年长大的长度;加强课程管理,防止动手实践时空被挤压;但又要避免劳动被“过分设计”,不能用游戏化活动替代劳动;做实资源保证,让学生有活可干。

  劳动教育的课程价值在于综合性。劳动之所以能“树德、增智、强体、育美”,是因为爱干活、会干活、能干活、干好活确实是综合素养的体现。从学生的视角看,劳动既有战胜懒惰的挑战,又有知识和体能的挑战,还有审美和创造的挑战。让多学科教学关涉其中,劳动的育人价值才会被放大。

  将劳动教育与学校课程开发有机结合。将学生劳动和资源建设、课程开发进行综合化立体设计,劳动教育可以为学校课程生态作更多贡献。比如教学楼内的装饰品,许多是学生的劳动产品;高年级在实践基地制作的产品,可以成为低年级学生的学具;为了上好自然课,学生前人栽树、后人研究……

  对劳动教育进行科学评价。评价可分家庭劳动、服务管理、创造实践等基本序列,从量、质、创造性等方面进行,引导学生主动劳动、负责劳动、创新劳动。

  新时代劳动教育应有的样子

  新时代波澜壮阔的伟大社会实践为劳动教育提供了丰富背景和物质基础,我们必须让社会进步的成果与劳动教育紧密结合,才能让劳动教育有新意、有用途、有动能。

  劳动教育与美好生活。美好的生活要靠劳动创造,劳动的指向是“怎么创造”的能力和“自己创造”的意识。如我们组织学生到草莓种植大棚进行劳动实践,听草莓种植知识讲座、采摘和品尝草莓等,这样的体验是轻飘飘的,或者说只体验了生活的美好,而没有体验劳动的艰辛。那么,我们就应该在种植季节先去一次,体验一下侍弄秧苗的烦琐与辛苦,在漫长的等待之后再去采摘和品尝,自然有不一样的收获。

  劳动教育与发明创造。如针对“车视界”的活动开展,我们到宝马生产基地实地观摩、到工业博物馆探寻机械装备的发展变革,之后孩子手里的模型、器具就仿佛有了灵性:孩子们将自己的想法注入其中,在探索、试错中增长能力。我们觉得,所谓孩子手中的发明创造,不应以专利证书为目标,而是以劳动实践中哪怕一点点微小的改进为阶梯。

  劳动教育与责任意识。如果说学生的劳动观念淡薄,问题一定出在教育上,所以学校要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劳动不可或缺。家长也要增强劳动教育与责任意识。家长对劳动责任意识的理解,关于劳动的贵贱之分、好恶之情,往往在有意无意地向孩子灌输,其实孩子不劳动才是真正的苦果。社会也要主动配合学校,主动安排和接待学生参加劳动实践,让孩子了解劳动的深层含义。

  (作者系教育部“国培计划”中小学名校长领航班学员、辽宁省沈阳市启工二校建北教育集团校长)

  作者:李欣欣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中国青年报 2020-12-24 17:04
中国教育在线 2020-10-27 11:06
中国教育新闻网 2020-10-26 09:36